诗集古诗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古诗

一首古诗疏林余润古井秋阴跃动着寂寞的秋的清愁爱意动人

2021-10-12 22:38:57诗集古诗网首页
  那日月星辰历来受人瞩目,跃然跳动于无数诗词歌赋里;相比之下,那蚊蚋草芥就受人轻视多了,黯淡多了

  那日月星辰历来受人瞩目,跃然跳动于无数诗词歌赋里;相比之下,那蚊蚋草芥就受人轻视多了,黯淡多了。

  蚊蚋是害虫,受人轻视甚至遭到毁灭,理所应当,不必多说;那草类中的小小的苔藓,虽不起眼,却也触动着诗人的仁爱之意,引发了诗人秋的清愁。

  微物亦生理,勿教屐齿侵。疏林余宿润,古井半秋阴。一雨寒如此,无烟绿自深。小园生欲遍,漠漠感愁心。——(清)李长霞《和吉侯弟秋苔诗》

  和:依照别人诗的意思或韵脚作诗。屐齿:古人脚上穿木屐,木屐前后都有齿。漠漠:密布广布的样子。

  夜来秋雨声。翌日清晨,信步来到小小的树林小园。园地上满布微小的秋苔。要知道这微小的秋日苔藓也有其存在的生命价值,所以要懂得爱惜,不要让脚上的木屐屐齿在它们身上,留下践踏的深深痕迹。

  疏疏落落的小树林里,留存着昨夜雨水的滋润,一眼古老的水井半遮半掩于秋日的树阴。

  那夜里的一场秋雨带来了多少寒气,侵袭之下,虽没有烟霭弥漫遮掩,那树林的绿色,那满地苍苔的绿色,看起来却感觉绿意更深。

  想到不久的日子里,这眼前的满眼绿色将随着秋日的渐行渐近而消失,顿时,一种怅惘失落的秋日哀愁涌上心头,布满全身。

  诗的首联,“微物亦生理,勿教屐齿侵”两句集中阐述作者仁爱生命的理念,在他看来,即使微小如苔藓,也有存在的可贵价值。

  在小园里,作者看见了“疏林,古井,秋阴”,不用说还看见了地上满布的秋苔。满眼的绿色在昨夜雨水的“宿润”之下,比平时更为葱绿动人,于是催生了作者“一雨寒如此,无烟绿自深“的深刻感受,也让人读到了那深深的仁爱之情。

  眼前的小园里虽然绿意盎然,但早晚要随秋日的降临而慢慢褪色,于是作者的”漠漠感愁心“也就无可避免了。

  整首诗读下来,一种朦胧的淡淡的秋的哀愁涌上心头,这样的哀愁,衬托得那种及于”微物“的爱意更为动人。

  古往今来,吟咏秋天的诗文特别多。不必说外国,单是中国的,其数量之多,就足以让人叹为观止。其中的许多名篇,朗朗上口,流传千古。

  那王勃的《滕王阁饯别序》,虽写尽繁华无限,但终归“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亦,梓泽丘墟”,那种秋日的怅惘哀愁,同样让人唏嘘;

  那欧阳修的《秋声赋》,秋日景象奔腾澎湃,宏阔辽远,苍苍茫茫,到底让人“但闻四壁虫声唧唧”,连连叹息;

  还有那苏轼的《前赤壁赋》,那郁乎苍苍的秋色,在豁达者看来虽也“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让人怜爱,但一般的人终不免有一种”羡长江无穷,哀吾生须臾“的感受。

  有批评家形容这种“秋愁”现象为”颓废“,未免失之于武断,还是将其视为人类的”宿命“更为妥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