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集古诗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美文

我不是英雄(报告文学)

2021-09-13 17:23:04诗集古诗网首页
  2010年8月20日深夜,王伟(右二)和战友们冒着大雨奋战在白龙江河堤上

  2010年8月20日深夜,王伟(右二)和战友们冒着大雨奋战在白龙江河堤上。

  个人命运总是被时代的浪潮拍打,但总有一些人没有随着光阴的逝去而跌入尘埃,他们总能以最美的姿态,迎接照进生命的每一缕阳光。

  初秋的甘南,满眼郁郁葱葱,漫山遍野的绿意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九曲黄河在这里拐了一个弯后,便携着清泉奏鸣叮咚,在广袤的草原上旖旎穿行,蜿蜒东流。

  到8月7日,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发生就整十年了。十年间,王伟辗转了多个岗位,从武警甘肃总队甘南支队舟曲县中队副中队长一路成长为甘南支队机动一大队大队长。可无论走到哪里,在这片充满疼痛和希望的土地上,都永远埋下了他人生最大的遗憾。

  有人称赞王伟是英雄。今天我想说,甘南其实没有英雄,只有千千万万个王伟一直坚守着,他们对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热爱,对土地上的每一个生灵都由衷敬畏。

  在王伟的心里,有几个日子是扎在心里的刺。一个是妻子去世的日子,一个是孩子去世的日子,另外三个是岳父岳母和妻弟去世的日子。而这几根刺,偏偏扎在了同一个地方。这些刺死死地扎在他的心里,随着光阴的流逝,慢慢被血肉包裹,隐藏了起来。

  “现在这已经不是一个伤疤,这些我都能接受了,我的很多事情其实已经没有秘密可言了。”为了打消我的顾虑,王伟首先抛出了这句话,但我还是对此次采访感到心情沉重。

  怎么来形容那一次泥石流呢?对于中国人民来说,那是一次深刻的国家记忆;对于舟曲人民来说,那是一次惨痛无比的灾害;而对于王伟来说,那是生命不能承受的痛。

  舟曲泥石流的那年,王伟的妻子与肚里待产的孩子、岳父岳母一家都不幸遇难,他强忍疼痛从满目疮痍的县城救出20余人,这位“舟曲之子”后来被评为“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组委会给予他的颁奖词是这样写的:

  “大雨滂沱,冲毁了房屋淹没了哭喊。妻儿需要你的肩膀,而人民更需要你的脊梁。五百米的距离,这个战士没有回家。那个最黑暗的夜晚,他留给自己一个永远不能接起的电话,留给我们一种力量。”

  十年前,当拿起手机回拨那来自妻子的未接来电时,王伟的心情是焦躁不安的。直到现在,他也没能收到妻子的回音。也是从那时候开始,走出自我封闭的怪圈仿佛成了王伟生命中唯一需要应对的问题。

  “好好一个大活人,说没就没了,她给我打电话是不是还有什么事情交代?她被泥石流埋没的一刻在想什么?”王伟盯着地面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眼睛已经开始闪烁着泪光。

  一个个问号压在他的心头,压得他喘不过气。事情发生后,他经常登上中队楼顶向县城方向眺望,甚至产生了跳下去的想法,这个想法冒出来,他自己也被吓了一跳,于是他将自己的双腿用背包绳绑在护栏上,继续望着县城发呆。

  当年《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章良说:“送别妻儿他落泪了,但他深信爱人就是爱所有的人,英雄坚强,舟曲人民永远是你的亲人。”

  是啊,爱人就是应该爱所有的人。王伟回忆,尽管当时自己的心情很复杂,但他心里明白,这个时候救援始终是第一位的,他要接受亲人已经逝去的事实,并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抢险救援中。

  “群众看到部队就看到了希望,我们走到哪都拉着我们,想让我们救一救他们的家人,当时没有什么工具可以借助,我们只有靠手挖。”王伟带领中队官兵火速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地方。两天两夜,王伟没有闭眼,只有在忙碌中他才能短暂忘掉伤痛。

  救援现场,王伟曾与中队战士试图营救一位被埋压的小女孩,但挖了几个小时都没能抢救出来。那几天他经常在梦里梦到这位小女孩,她用一双清澈无辜的大眼睛瞪着自己,仿佛在说:你为什么不救我?这让他感到恐惧,为此失眠了整整一个月。

  我们相对而坐,侃侃而谈,聊起当年的救援细节。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恨有爱,有激扬,有腼腆,这就是王伟给我的直观印象,但无论怎么表现,我总能感觉到他笑容之下藏着的那一点阴郁。我知道,那是他在直面离别的那一刻,被岁月烫下的印记。仔细寻找,依然能从他身上找到伤痛的痕迹。

  从那时起,王伟将身上的爱全部倾注到驻地群众身上。周吉草是位孤寡老人,平时以务农和帮别人干活为生,年龄越来越大的她近年来身体也越来越差,王伟就像儿子一样常年照顾着这位老人,帮老人打扫卫生、喂药、做饭。

  采访中了解到,这些年王伟还救助困难群众和学生,累计为20余户困难藏族家庭和26名孤寡老人捐助衣物150余件,大米、面粉200余袋,资助2名藏族儿童,6次为灾区捐款捐物,总价值达10余万元。

  “喂,哦,水房的用电线路梳理好,按照正规化标准整改,一定注意安全,我这边正忙,等会儿过去”

  “屋里的内务设置咱们开会前期不是已经安排布置了吗?你们根据中队实际落实就行了,最后是个什么情况说一声”

  短短两个小时的采访时间,王伟接了9通来电,内容涉及地方人员施工、部队正规化建设、日常人员管理等方面,采访多次中断,每次接电话之前,他都会先表达歉意。迷彩服编织外腰带别着的对讲机也不停地传来各种工作请示。

  拉尕山脚下的那座小城早已重建完毕,平静如初,可王伟像是变了个人。虽然白天在外人面前,王伟甚至偶尔还会面带笑容。看到妻子的照片,想起妻子的容颜,他也不再流眼泪了。但只要静下来,一个人待着,他还会想起那些天的情景,设想孩子出生时的样子。一幕一幕,就像放电影一样在眼前来回闪现。那段时间他有些恍惚,连回宿舍的路都记不住,笔记本、中性笔之类的办公用品,刚刚用过,放在哪里,一转身就忘了。但那一幕一幕,他却都记得清清楚楚。

  那一刻,他想到了转业。其实转业也挺好的,真的挺好,安稳,转业以后就可以不再千山万水,不再每天如箭在弦,就有时间陪家人了。这样的念头冷不丁地冒出来,王伟自己都难以接受,一时间,两种念头在脑海里你方唱罢我登场,正反两面此起彼伏,谁也不让谁。

  王伟认真考虑过转业,他认为自己的状态不适合留在部队继续服役,尽管当时,总队党委已经批准对他破格提升使用,由副连职直接晋升副营职,并为他报请了一等功。

  部队还需要他,怎么能因为遭遇了家庭变故就甩手而去,抛下曾经并肩战斗的战友和热爱的事业?他也真想潇洒地脱下这身军装走人,但想到这些他马上就克制住了那种想要逃离部队的情绪,竭力让自己的内心平静到没有一丝波澜,对于一个有着远大理想抱负的军人来说,相比于理智,感性的想法都是轻率的,他需要继续保持理智。

  “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我开始冷静思考今后的路该怎么走,我是一名军人,职责和使命需要我坚强,我不能愧对这身军装,不能愧对亡妻的在天之灵。”为了使自己尽快走出来,王伟开始拼命地投入到工作中,因为他感觉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填满内心,才能使自己没有时间去乱想。身边战友的引导,上级领导的关心也让他逐渐找回了自我。

  2017年,随着编制体制调整,王伟被任命为机动一大队大队长。机动一大队在支队四个大队里性质是最特殊的,因为单从担负的勤务上来讲,大队执行任务多样,基本混合了所有勤务,人多、事多、摊子大,需要一个责任心很强的主官,当时支队党委就研究把王伟调整过来。

  王伟担任一大队大队长后不负众望,紧抓军事训练,战士的训练热情也持续高涨,大队在支队年度考核中连续三年排名第一,部队这几年变化很大,这个连续多年后进的单位管理逐渐迈上正轨。

  “我们大队每个班的门后面有几张查铺签到表,上面有日期和时间,你查铺的时间上面都有登记,这些表一对,就知道你的查哨时间,这样下来整晚都有人查哨,无缝链接。”讲起大队的查哨制度,王伟如数家珍,这一制度在支队推广,很多其他单位也向他们学习经验做法。

  “甘南生态很薄弱,每年都发生森林大火,像前些年的302达拉林场森林火灾,我们去了半个月,迅速集结以后从晚上9时干到了第二天上午11时。还有夏河、岷漳地震我们都有参与救援。”近些年,上级给大队配备了许多抢险救援器材,王伟欣慰地说,舟曲泥石流时“一把铁锹上战场”的窘境一去不返了。

  “藏族新年法会、玛曲赛马会、合作一节一会、香巴拉艺术节,这些重大活动的执勤安保,我们大队可以说年年都是主力。”说起工作来,王伟像换了一个人,之前的阴霾烟消云散。

  当你受伤后,全世界开始爱你。这些年,王伟深切体会到这句话的内涵。他知道,他的悲伤只是集体悲伤中的一部分。

  十年过去了,这种悲伤似乎渐渐从白天遁入黑夜,从人前退到人后。而王伟越来越相信,笑着生活,才是对逝者最大的安慰。

  西北偏南,天高云淡的甘南高原千百年来姿态未变。转头凝视,一层薄薄的迷雾笼罩着不远处的山峰,巍巍群山更显多姿多彩,变幻莫测,一阵清凉的微风从半开的窗户吹进来,采访也就到了尾声。

  “我不是英雄,听起来怪怪的,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仅此而已。”听我再次提起“英雄”这个称号,王伟显得很局促,赶忙摆手,好像在推让一件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在他看来,自己再平凡不过,除了在部队干的年头久一些,他并不比别人厉害到哪去。他说英雄这个词过于崇高,不适合他这样的平凡人物。

  我们常常会因为一句话而牢牢记住一个人,“我不是英雄”这简单的几个字其实并没有王伟表达得那么简单,让我印象深刻,也让我们萍水相逢的心路历程充满了感动,因为真正的英雄从来不标榜自己,也不言说伤痛。

  “我的荣誉和别人的荣誉不一样,别人的荣誉是真真切切自己干出来的。虽然我也在高原干了十年,但是不管什么、不管怎样,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也好,一等功也好,这都是拿别人的命换来的我媳妇家里的一个人都没有找到,最后草草找了几件衣物做了衣冠冢”

  除了氧气缺乏和紫外线稍强,甘南的气候实际上是养人的,但整个采访过程,我注意到他面容黝黑,沟壑密布,手和脸都有一种粗糙的质感,这是常年在外风吹日晒的结果。王伟其实也是众多基层官兵中的普通一员,你不讲我不讲,没人能看到顶在他头上的那顶耀眼光环。

  “前些年有些人实名举报我,说我私自养鸡养花。炊事班的剩饭剩菜倒了可惜,我在营区旁边找了块空地圈起来养鸡,利用休息时间喂点剩饭剩菜,逢年过节还能给单位带来些福利。我不玩游戏,养花是自我调节与放松的一种方式,还能陶冶情操,大队营区的绿化该怎么施肥养育,我也都亲自上阵,一举两得,多好。”

  不仅是这些,令王伟困惑的还有,组织官兵跳当地特色的锅庄舞都能被误解为侵占战士的休息时间,何况跳锅庄舞是支队支持的一项文化活动。后经上级有关部门查证,以上均属于某些战士不满管理的个人行为,举报不实。

  不过,王伟还是进行了自我反思,战士们之所以这样做,肯定是因为自己在某些方面做得还不够好,自身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他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到了为战士解难题、办实事上,放到了为单位争荣誉、厚底蕴上,长期的抓基础打基础,使大队官兵内部关系和谐融洽,单位发展蒸蒸日上。

  采访中了解到的这些细节让我更加坚信,王伟不是坚不可摧的钢铁战士,而是有着细腻感情和思想的普通一兵,既有着深沉的家国情怀,又在心里为自己保留了一份有限的空间。

  去年10月,6集大型电视纪录片《祖国在召唤》播出,王伟作为武警部队唯一一位代表出镜接受记者采访,但他觉得自己并没有资格站到那里接受众人敬仰,只因他认为,自己从来不能承受这生命之重。

  生死之间有一道墙,王伟对此的理解是,有时它很厚,厚到无需想象死亡的残酷,人类在自然面前从没低过头,活着的人从不向命运屈服。有时它又很薄,薄到一场自然灾害可以将人类的妄自尊大捅破,难以修补。个人可以变得很强大,但也必须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人在灾难面前是脆弱的,也是坚韧的。在特大泥石流灾害中触摸了死亡的冰冷和人情的温暖后,王伟汲取了向死而生的力量,内心变得更加坚定。直到现在,他都带着这种动力,不分昼夜地投身驻地建设。即便获得了许多荣誉,他依然认为自己平凡而渺小,他知道自己阻挡不住灾难的再次发生,但是,如果不幸再次降临,他希望用自己的战斗经验、军人的勇猛果敢去挽救更多的生命。

  采访完从屋里出来,外面已经变了天,下起了雨,不大,却缠绵,抖落了羚城上空浮游已久的尘埃,袅袅的雾气亦散亦聚,忽而消弭无形。

  出门的一瞬间不经意间瞥见,王伟扭过头并用手抹了抹眼眶,再扭过头来时,他的目光像窗外透亮的雨滴,滴落在不曾干涸的心田,与那些生长在甘南的传说、故事和草原碰撞在一起,腾起一阵阵尘烟,又散落在被雨水冲刷的这座营盘,一直延伸到一个叫做舟曲的小县城。(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抓“六稳” 促“六保”】甘肃省1—9月省列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18.65亿元

  甘肃省人社厅举办离退休干部读书学法培训班暨2020年“尊老敬老·迎重阳”主题活动

  【扫黑除恶进行时】甘肃省纪检监察机关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累计处理“腐伞渎”问题3493人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2 ICP备案:陇ICP备17001500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甘)字第079号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编号:甘B2__20120010

  主办:甘肃中甘网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团:甘肃和谐律师事务所()甘肃天旺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