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集古诗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句子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021-10-31 05:11:21诗集古诗网首页
  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

  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这些事情是不容易逐一地向俗人解释的。我的祖先没有剖符丹书的功劳,职掌文史星历,地位接近于卜官和巫祝一类,本是皇上所戏弄并当作倡优来畜养的人,是世俗所轻视的。假如我伏法被杀,那好象是九牛的身上失掉一根毛,同蝼蚁又有什么区别?世人又不会拿我之死与能殉节的人相比,只会认为我是智尽无能、罪大恶极,不能免于死刑,而终于走向死路的啊!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我向来所从事的职业以及地位,使人们会这样地认为。人固然都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生存所依靠的东西不同啊!

  4、司马迁三十八岁时,继父职为太史令。四十七岁时以李陵事下狱,受宫刑。出狱后,为中书谒者令。《汉书·司马迁传》:谓“迁既被刑之后,为中书令,尊宠,任职事”。中书令职,掌领导尚书出入奏事,是宫廷中机要职务。《报任少卿书》是在他任中书令时写的。

  任少卿名安,荥阳人。曾任益州刺史、北军使者护军。《史记》卷一百四《田叔传》后附有褚先生所补的《任安传》。任安是司马迁的朋友,曾经写信给司马迁,叫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过了很久,司马迁给他回了这封信。此信写于武帝太始四年十一月(公元前93年,这年司马迁53岁)。当时任安因事下狱,状况危险,所以书信中虑及任安的死。但任安被汉武帝赦免了,褚先生述汉武帝的话:“安有死之罪甚众,吾尝活之”,大概指的就是这件事。又过了几年,在任安为北军使者护军的时候,因他对立太子的态度不明朗,终于被武帝杀死。

  在这篇文章中,司马迁以极其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无限痛苦,大胆揭露了汉武帝的喜怒无常,刚愎自用,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比较进步的生死观,并表现出了他为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对于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思想,有着重要价值。

  《报任安书》是一篇激切感人的至情散文,是对封建专制的血泪控诉。司马迁用千回百转之笔,表达了自己的光明磊落之志、愤激不平之气和曲肠九回之情。辞气沉雄,情怀慷慨。

  全文融议论、抒情、叙事于一体,文情并茂。叙事简括,都为议论铺垫,议论之中感情自现。“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抒发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悲切郁闷,溢于言表;“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如泣如诉,悲痛欲绝……富于抒情性的语言,将作者内心久积的痛苦与怨愤表现得淋漓尽致,如火山爆发,如江涛滚滚。

  大量的铺排,增强了感情抒发的磅礴气势。如叙述腐刑的极辱,从“太上不辱先”以下,十个排比句,竟连用了八个“其次”,层层深入,一气贯下,最后逼出“最下腐刑极矣”。这类语句,有如一道道闸门,将司马迁心中深沉的悲愤越蓄越高,越蓄越急,最后喷涌而出,一泻千里,如排山倒海,撼天动地。

  典故的运用,使感情更加慷慨激昂,深沉壮烈。第二段用西伯、李斯、韩信等王侯将相受辱而不自杀的典故,直接引出“古今一体”的结论,愤激地控诉了包括汉王朝在内的封建专制下的酷吏政治;第五段用周文王、孔子、屈原等古圣先贤愤而著书的典故,表现了自己隐忍的苦衷、坚强的意志和奋斗的决心。这些典故,援古证今,明理达情,让我们更深刻的感受到了作者伟岸的人格和沉郁的感情。

  修辞手法的多样,丰富了感情表达的内涵。如“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以下八个迭句,实际隐含着八组对比,同时又两两对偶,与排比相结合,既表明了对历史上杰出人物历经磨难而奋发有为的现象的认识,又表明了以他们为榜样,矢志进取、成就伟业的坚强意志,气势雄浑,令人欲悲欲叹。又如“猛虎在山,百兽震恐……”一句,运用比喻,沉痛控诉了人间对人性的扼杀和扭曲,形象地说明了“士节”不可以稍加受辱的道理,真是痛彻心脾。其他像引用、夸张、讳饰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都真切的表达出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感,有时奔放激荡,不可遏止;有时隐晦曲折,欲言又止,让我们似乎触摸到了作者内心极其复杂的矛盾与痛苦。

  总之,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通过富有特色的语言,真切地表达了激扬喷薄的愤激感情,表现出峻洁的人品和伟大的精神,可谓字字血泪,声声衷肠,气贯长虹,催人泪下。前人的评价,“感慨啸歌有燕赵烈士之风,忧愁幽思则又直与《离骚》对垒”,实在精辟。

  5、人总会死,有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人的死比羽毛还轻。 是说有人死得其所有价值,有人的死无足重轻,没有意义。

  人生短暂,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做出对社会和生活有意义的事,不要虚度光阴。生命是有价的,可责任和精神的力量是无价的。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6、十里长街送总理,那是亿万人民对伟人的爱;千红一窟吊红楼,那是因为诸多读者对水做的那些精灵的爱;而一个普通的祭台和普通的葬礼,则也能寄托亲友们对一个普通逝者的好处的哀思。

  说起来,并非苏轼有人生如梦的感慨,我想许多认真活着的人都会有。只要去思想,作为人便不能回避一个终极提问:人生也有涯,甚至快如白驹过隙,到底该怎么活着才算对得起自己?

  对此,有人选择了享乐主义,有人选择了犬儒主义,有人选择了消极避世,更有人选择了得过且过,然而从以上我们对伟人或一个普通逝者的反思中不难看出,人活一世,如果还想给世间留一些念想,其实就要活出一口气,而这口气必须是浩气、正气、善气、慧气、生气,是或多或少能惠及一些人的那口阳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讲的或许便是此意,但我想,即便是鸿毛,我们也该做那一叶是爱,是暖,是希望的鸿毛。

  事实上,在这个道德失范、逐利盛行的年代,许多人是不屑想这些“无聊事”的,只有到了自己也受到某种“伤害”时才能想到正义和生义,以至于我总能想到那个大白天提着灯笼满雅典寻找“真正诚实的人”的第欧根尼。为此,法国思想家蒙田曾愤世嫉俗式的提醒说,“每个人(心间)都该开一扇对着墓地的窗户。”因为他知道,惟其如此,许多人才会想到如何活着的问题;然而或许蒙田不知道的是,在智慧的汉语中,“墓地”和“目的”是同音词,所以许多人记住了当官发财的目的,但经常淡忘了人生必归于墓地。(侯宁)

  7、死亡是人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是每一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而同时人们对死亡又普遍存在恐惧焦虑而又难以正确面对的心理,死亡对于人们来说,始终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在中小学通过“死亡教育”,使儿童对死亡问题有观察、发问、表达记忆及感受的机会,它的主要目的有4个:使人们获得死亡的知识;使人们对死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提高人们为濒死病人提供帮助的能力;减少青少年的意外死亡。许多专家和学者认为,它同性教育、艾滋病教育等一样,应在中小学教育中广泛开展。

  死亡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面对自我之死和他人之死,理解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从而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死亡观;可以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焦虑等心理现象,教育人们坦然面对死亡;使人们思索各种死亡问题,学习和探讨死亡的心理过程以及死亡对人们的心理影响,为处理自我之死、亲人之死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可以勇敢地正视生老病死的问题,加深人们对死亡的深刻认识,并将这种认识转化为珍惜生命、珍爱健康的强大动力,进而提高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质量;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人生包括优生、优活、优死三大阶段,以便使人们能客观地面对死亡,有意识地提高生命质量。由此可见,“死亡教育”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从国外的“死亡教育”情况看来,美国的一些小学校里开设了别具一格的“死亡课”。在教育部接受过专门训练的殡葬行业从业人员或护士走进课堂当起教师,跟孩子们认真地讨论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并且让他们轮流通过演剧的方式,模拟一旦遇到亲人因车祸死亡等情形时的应对方式,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凄凉感觉,或走进火葬场参观火葬的全过程,甚至设计或参加一台模拟的“向亲人遗体告别”仪式等等。尽管也有人认为这么做可能会给孩子心中留下阴影,但大多数教育专家和家长却对此表示支持。孩子们还在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郊外专为绝症患者提供善终服务的宁养院,把准备好的五彩缤纷的花瓣轻轻撒向临终者的床榻,送上祝福的话语,微笑着目送他告别人世。

  美国的家庭教育并不滞后,密切配合学校的教育,对于孩子提出的“死亡问题”,美国家长总是做出最为直截了当、简单明了的回答,并尽量避免似是而非或模糊不清。此外,他们也较少利用神话或宗教中的诸如天堂、地狱之类的传说来对死亡做出解释。这是因为他们认定,尽管做出这样的解释也许最为简单轻松,但要是孩子长大了并不相信这些,那他就必然会陷入更深的无所适从之中难以自拔。当然,美国人更不赞成将“人死后都会变鬼”这样的“黑色迷信”作为知识,来传授给天真的孩子。他们认为:要是同时还把“鬼”描绘成面目狰狞的怪物,副作用可能就会更大——这样的“解释”除了可能误导孩子外,无疑还会增加孩子做噩梦的可能,并人为地加大了孩子的恐惧感等其他种种心理压力,以至于当家里真的死了人时,惊恐的孩子甚至不敢参加亲人的追悼会。更确切地说,绝大多数美国家长是将“死亡”视为一种“情感知识”存入孩子的“知识库”的。他们断言:可能有那么一天,家中一只小狗小猫或家庭成员真的归西时,孩子便能动用他所需要的“情感知识”,来理解他将面临的深深悲伤究竟是怎么回事了。

  综上所述,确实有必要在中小学开展“死亡教育”,怎么开展“死亡教育”呢?应该依据中国的国情来进行“死亡教育”,前不久有位高中语文教师在布置学生作文题时,要求学生写一篇遗书。这位老师应该是对作文命题的创新,也可看成是一种“死亡教育”,在网上一公布就遭来了不少非议。鲁迅的一篇文章中说,中国的婴儿出生办三朝酒,一般都是说好话,什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才貌双全等等,如果你说将来小孩将来会死的,这无疑是要遭打的,其实他说的是大实话,不过在人们高兴的时候,提这样不吉利的话,是得不到好报的。可见对于死亡这一沉重的话题要特别的慎重。

  对于“死亡教育”我觉得,第一,进行一种教育不一定非得要贴上一个××教育的标签,像死亡教育冠以死亡教育名称,然后教育部门组织一套班子编写一套专门的教材,诸如《死亡概论》或《死亡教育》等洋洋洒洒几十万字,从死亡的定义讲到安全教育,如何防止非正常死亡,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死亡观等,似乎有让中小学生做起关于死亡的系统研究来,那样做,我想是大可不必的,死亡教育可以穿插在其它的学科教学之中,在编写相关的教材中渗透“死亡教育”的思想,譬如语文、思想品德、生物、历史以及安全教育之中,以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灌输死亡教育的知识。其实在中小学的课程中已经有所涉及如初中语文课文中是关于珍惜生命等,历史课本中对于屈原和司马迁于死亡的不同的态度,屈原壮烈而死是为过为民而忧,司马迁“苟且偷生”活着是为历史赋予的使命,都是各有其所,等等。甚至在理科的教学中也会对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体貌特征等,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也牵涉到“死亡教育”,还有学校的安全教育、远离毒品珍惜生命、文明上网珍惜健康等等都是对死亡的一种教育。对于这些教材的内容适当的挖掘也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班主任在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将“死亡教育”作为一项内容,召开这方面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讨论,平时请一些专业人士进行相关的讲座,出黑板报等,并辅之以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加一些革命先烈的祭祀活动和参加亲人去世的吊唁活动,还有让学生收集一些名人对于死亡的一些态度,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朱自清“宁愿饿死不吃美国的救济粮”,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民族英雄林则徐曾说过,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

  第三,我觉得更教师应主动地有意识地关于”死亡教育“的一些具体的实例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教学的课程也可穿插的讲一些,如萧伯纳(1856—1950)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家,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和讽刺的语言大师,192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墓志铭:”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迟早是要发生的。“萧伯纳对死亡是一种态度,反映了萧伯纳的潇洒人生,其实也是大实话,人的死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这种坦然的欣慰,在中国的民间也能够看到。比如,在民间讲究办喜事有两种,叫红白喜事。嫁娶和生子,是红喜事,这是生命繁衍的开始,自然是一桩喜;寿终天年,为老人送行,是白喜事,也是一桩喜。过去的姑娘出嫁,棺材是娘家陪嫁的物品。还有不少地方人在很年轻的时候就造活人的墓,直至现在一些农村还保留有这种风俗。可见民间也是将死亡看成是生命的一种自然现象。

  宝镜似空水,落花如风吹。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拟古》,诗文仿效古人的风格形式。如扬雄拟《易》作《太玄》,拟《论语》作《法言》,以及《文选》中的“杂拟”等。后成为诗体之一。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出自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出自唐代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寂静的山谷中,只有桂花在无声的飘落,夜半更深,万籁俱寂,似空无一物。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出自唐代李白的《游洞庭湖五首·其二》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出自宋代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出自唐代李商隐的《寄令狐郎中》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出处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原文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出处唐•杜甫《饮中八仙诗》原文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出处唐•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原文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辞。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出处唐•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原文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