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集古诗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人

黄燎宇×毛明超×高林|弗里德里希·席勒:诗人、哲人、当代人

2021-10-20 01:13:34诗集古诗网首页
  魏玛古典文学的十年是德意志文学的黄金十年,歌德与席勒这对双子星难以用一个称呼概括

  魏玛古典文学的十年是德意志文学的黄金十年,歌德与席勒这对双子星难以用一个称呼概括。弗里德里希·席勒:谁不熟悉《欢乐颂》中“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的诗句,谁不曾为《强盗》里的卡尔鸣不平、为《阴谋与爱情》的露易丝伤过心,谁不向往《审美教育书简》中以艺术塑造心灵的育人之道,谁不敬佩由他开启的德意志理想主义。

  他是诗人,是哲人,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歌德曾与他共同创作,康德赞赏他的美学论著,施莱格尔兄弟为他的杂志供稿,费希特曾是他的同事,荷尔德林曾寻求他的指导,诺瓦利斯曾在他的病榻守夜,谢林与黑格尔延续了他的哲思,而海涅更将他尊为“自由的旗手”。的确,席勒在他的创作中始终思考着人类命运的宏大主题——然而,这是两个多世纪前在欧亚大陆另一端的思考。

  阅读席勒在今天还有任何意义与价值吗?席勒和歌德所代表的魏玛古典文学,难道不是也与他们所向往的古希腊罗马一样,早已是昨日的世界了吗?还是说,正是最不受物质之累的文字,才是最能够抵御历史冲刷的介质?亦或是那些他曾在文学中探索的问题反复重复,以至于只有超越时间的艺术才能回答超越时间的困惑?或许这就是经典的标志:需常读,常为新。或许这也是席勒的魅力:他不为任何一个时代写作,却成了每一个时代的当代人。

  10月23日(周六)19:00—20:30,社科文献索·恩邀请北京大学德语系主任、德国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黄燎宇,本书译者、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助理教授、德国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毛明超,以及作家、书评人高林,围绕以上问题作探讨。

  黄燎宇,现任北京大学德语系主任、德国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曾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翻译奖。研究领域和方向为德语小说,德语文学批评,德汉翻译,代表专著有《托马斯·曼》、文集《启蒙与艺术的心灵史》《思想者的语言》、译作《雷曼先生》《批评家之死》《歌德论文学艺术》《第十三章》《社会艺术史》等。

  毛明超,现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助理教授、德国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柏林自由大学与柏林洪堡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十八至二十世纪德语文学与美学,兼顾德国思想史与中德文化交流史;已发表德文专著一部及中德文论文若干,另有译作面世。

  高林,作家、书评人。著有《皇帝圆舞曲:从启蒙到日落的欧洲》,拥有五只猫和一个公号“青年维也纳”,多次在经济观察报、南风窗、国家人文历史、澎湃新闻、网易等媒体上撰文,曾获《经济观察报》年度致敬书评人奖。

  内容简介:弗里德里希·席勒(1759—1805),伟大的德国诗人、戏剧家、美学家。席勒的早期创作充满炽烈激情和抗争精神,是“狂飙突进”运动的杰出代表。随后席勒和歌德互相砥砺,将德国古典文学推向顶峰。席勒的作品歌颂人的自由和尊严,贯穿着昂扬的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在世界文学史和思想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其诗作《欢乐颂》被贝多芬写进第九交响曲后,更是被全世界人民传唱。席勒的作品从二十世纪初就开始被译介到中国,深受中国读者喜爱。

  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描绘了席勒的一生,讲述了席勒如何(与歌德一起)在1790~1805年的十多年间成为德意志精神生活中的那颗位居核心的恒星。所有人都登上了舞台:诺瓦利斯、荷尔德林、施莱格尔兄弟、费希特、青年黑格尔、蒂克、布伦塔诺。这部关于一个伟大人物的生平、著作与时代的书,或许正可以开启一场“席勒复兴”。

  作者简介: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Rüdiger Safranski),德国知名学者、文化大家,1945年生于巴登-符腾堡州罗特维尔市,曾在法兰克福与柏林学习哲学、文学、历史与艺术史,获博士学位,后成为自由作家,为德意志思想群星立传。曾获多项文学殊荣,入选德意志语言与文学科学院并荣膺德国一等十字勋章,现任柏林自由大学客座教授。曾著有《海德格尔传》《尼采思想传记》《荣耀与丑闻:反思德国浪漫主义》《叔本华及哲学的狂野年代》等。

  译者简介:毛明超,浙江杭州人,现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助理教授、德国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柏林自由大学与柏林洪堡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十八至二十世纪德语文学与美学,兼顾德国思想史与中德文化交流史;已发表德文专著一部及中德文论文若干,另有译作面世。